重磅!SLD参与起草的这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时间:2023-12-15 作者:SLD中检实验室技术 分类:行业资讯 浏览:1956次
A+
A-

  12月5日,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正式发布团体标准《斑马鱼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T/OTOP 1038—2023)该标准由SLD中检实验室技术与鲁比生物共同提出,会同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广东省药品检验所、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博特拉大学生物科学研究所(马来西亚)、广东省分子探针与生物医学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多家权威机构、科研院所及相关化妆品企业起草,规定了斑马鱼实验室设计、施工和验收基本要求,包括工艺要求和功能分区、建筑和装修、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检测和验收等,2023年12月5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是SLD参与制定的第二项团体标准,主要适用于斑马鱼实验室的建设,由团体成员按照约定采用,并供社会自愿采用。标准的发布实施,对国内斑马鱼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科研成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据了解,团体标准是指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要求,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



斑马鱼研究亮点


斑马鱼,因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条纹似斑马而得名。这种不起眼的生物,却是撬动许多学科发展的基础——斑马鱼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达85%,其信号传导通路与人类基本近似,生物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哺乳动物高度相似,有“水中小白鼠”“脊椎动物中的果蝇”之称。




1、个体小

2、发育周期短(24小时可形成器官)

3、实验周期短(1周内可得筛选结果)

4、幼鱼身体透明 (便于观察)

5、单次产卵数较高(约150~200枚)

6、实验用药量小

7、斑马鱼在化学品及环境安全性评价的应用已得到OECD的认可

8、中国已制定斑马鱼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与环境毒理学评价的国家标准。


常见的实验室技术


  研究斑马鱼基因表达调控常用的实验技术包括:基因编辑(CRISPR/Cas9)、原位杂交(检测mRNA表达情况)以及显微注射mRNA或吗啉代寡核苷酸(Morpholino)等实验技术。



  2003年,斑马鱼被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NIH) 列为继人和小鼠之后的第三大模式生物;

  2009年欧洲斑马鱼药物筛选技术服务公司获得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和欧洲药品评估局( EMEA) 的GLP认证。

  OECD已颁布10项鱼类(斑马鱼是其中一类)化合物毒性评价的实验标准,标志着斑马鱼模型已经得到了欧美国家政府广泛认可。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斑马鱼模式系统,到2020年我国的斑马鱼研究产出的全球占比已超过29%,成为全球产出体量第一的国家。斑马鱼模式生物的使用正逐渐拓展和深入到生命体的多种系统(如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的发育、功能和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研究中,并已应用于小分子化合物的大规模新药筛选。




现状与问题


  目前,全国斑马鱼实验室超过800家,且仍以每年不低于100家的速度持续增长。然而高速发展的斑马鱼研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娇贵”的斑马鱼并不是那么好养的:养殖水温要维持在28至29摄氏度之间,pH值、盐离子浓度等要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要有规律的光照周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会影响斑马鱼的正常发育。


  长久以来,国内缺乏斑马鱼实验室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实验室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良莠不齐、鱼病发生率、胚胎成活率和遗传稳定性等指标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因此,推行发布切实可靠的斑马鱼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对企业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实验室设施布局和设备配置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保障科研成果的可靠性。

标准发布


  此次发布的《斑马鱼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围绕斑马鱼实验室设计、施工和验收基本要求,在工艺要求和功能分区、建筑和装修、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检测和验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该标准的发布为规范国内斑马鱼实验室建设市场秩序,助力中国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于《斑马鱼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具体内容可登录“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查看:https://www.ttbz.org.cn/StandardManage/Detail/96412/


  作为行业领先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SLD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斑马鱼实验室建设与运营解决方案”,以实验室资质评审、仪器配置、人员培训、安全运营为主线,用技术赋能,助力斑马鱼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未来,SLD将继续服务于各行各业的实验室客户,深度挖掘实验室筹建运营等相关痛点,多方位、全链条为客户打造符合自身需求定位的专业实验室。